接触网避雷器运行状态实时监控系统浅析
0 引言
近年来,我国电气化铁路发展迅速,以高速铁路的发展最为突出。高架桥形式的线路优势明显,故被大量采用,如京津城际高架率达86%、京沪高铁达80%、武广高铁也达33.3%,而采用高架形式的电气化铁路受雷电危害影响的几率大大增加。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主要特点为露天装置,且无备用,因此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。大气过电压的危害极大,由其产生的雷电冲击波,其电压、电流幅值可达1亿伏、几十万安。截至目前,雷电冲击已给铁路系统造成多起故障。
随着高铁线路开通运行时间的增加,接触网避雷器逐渐出现运行质量下降等劣化现象,严重时甚至发生避雷器击穿和炸裂。为提高高速铁路接触网避雷器运行的安全可靠性,需实时了解避雷器的运行参数及状态,及时准确判断避雷器质量状况,做好提前预防、异常情况即时报警,提高运行质量和运行可靠性。目前,国内高铁接触网避雷器的主要维护方法是将避雷器拆下进行绝缘、耐压检测,检测合格后,再重新安装到位。该方式存在较大安全风险,且由于检测在天窗点内进行,无法准确反映避雷器实际工况下的性能及性能变化。本文将对接触网避雷器运行状态实时监控系统进行研究。
1 避雷器运行状态实时监控系统
1.1 系统的功能
避雷器运行状态实时监控系统可实现以下功能:(1)采用GSM无线数据传输;(2)可采集避雷器的动作次数、泄漏电流、动作时长(精确到秒)、动作时的放电电流峰值、动作时的环境温度和湿度、安装位置(即GPS定位)等;(3)采集系统具备定时上传数据和异常时主动上传数据的功能;(4)监测系统保留一年或两年的历史数据,并以图形形式显示一年或两年的数据曲线,以备进行数据比较,判断避雷器的质量状况;(5)避雷器遭遇雷击或过电压动作时,后台启动警报功能;(6)后台监控中心可以自行设置每天主动上传的次数和上传时间;(7)系统可以自动保留避雷器初始运行时的泄漏电流初始值,或通过后台监控中心人工干预保留泄漏电流初始值,以备与后期运行数据比对时作为初始备案;(8)当避雷器的泄漏电流超出初始备案值的10%后,后台启动警报功能;(9)后台软件安装时可设置IP地址,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择服务器或使用内部网络服务器;(10)具有报警定位功能,通过GPS准确定位并显示故障位置。
1.2 系统组成
避雷器运行实时监控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:(1)避雷器监测器(泄漏电流、计数状态值、峰值电流捕捉与显示、信息转换与DTU通迅);(2)GPS单元(组装于监测器内,引出天线);(3)温度/湿度检测单元(组装于监测器内,引出探头);(4)DTU单元(数据接收与发送,组装于监测器内,引出天线);(5)直流电源控制箱(对监测器供电,保障控制单元CPU、温度/湿度检测单元、GPS单元正常供电);(6)终端设备与软件(笔记本电脑及软件系统)。
1.3 工作原理
避雷器监测器串联于避雷器低压端,通过线圈1感应泄漏电流,通过线圈2感应雷电流或操作过电压电流;通过控制电路1将泄漏电流、峰值电流、放电计数次数显示至监测器显示窗口[4],通过控制电路2将泄漏电流、峰值电流、放电计数值转换为数字信号;通过数据传输协议将以上信息上传至DTU无线传输单元。无线传输单元DTU将以上数据连同GPS定位单元、温度/湿度监测单元的数据通过物联网卡上传至远程数据库(服务器),并将历史数据全部保存于远程数据库。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历史数据的保存密度,用户端(终端)专业分析软件可通过双工功能设置DTU上传数据的频率和异常主动上传数据,并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将正常数据和异常数据传至用户端,有异常数据上传时发出警报[1]。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。
图1 避雷器运行状态实时监控系统框图
避雷器监测器内部的监测和运算单元采集电流信号,并与温度/湿度传感器数据、GPRS定位数据一并打包通过DTU无线发射单元发送至服务器数据库。终端程序通过互联网读取服务器数据库数据并进行处理。避雷器监测原理如图2所示。
图2 避雷器监测器原理
1.4 主要技术参数
(1)泄漏电流:10~9 990 mA(误差不大于量程的5%);
(2)峰值电流:10~9 990 A(误差不大于量程的5%);
上一篇:雷电防护在船舶中的应用探讨
下一篇:没有了